醫改后基層醫院門急診量增9.3% 大醫院下午號增多
醫改后大醫院下午號增多
基層醫院門急診量增9.3%,住院服務向大醫院集中
北京醫改啟動后,北京兒童醫院新設置的母嬰室。資料圖片/新京報記者王嘉寧攝
北京第二輪醫改已經過去1個月。7月17日,北京市衛健委公布了新政落地以來的最新情況。在費用方面,患者門急診次均費用降低0.1%,出院例均費用增長1.1%。與此同時,北京門診預約掛號調整、基層慢阻肺長處方都見到一定成效。
新京報訊昨日,記者從北京市衛健委獲悉,醫改啟動一個月,患者次均住院費用及自付比例并未明顯增加。這次改革取消了耗材加成,二、三級醫院的門急診和出院衛生材料費用占比下降。
患者就醫費用波動不大
今年6月15日,北京正式實施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工作。改革實施以來,近3700所參改醫療機構醫療運行平穩,已完成門急診量1800多萬人次,出院量40余萬人次。
對于醫改,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價格。記者昨日從北京市衛健委了解到,從費用看,患者門急診次均費用降低0.1%,出院例均費用增長1.1%。
一些綜合醫院的具體數據與此吻合。
北京醫院相關負責人透露,改革后,患者次均住院費用及自付比例并未明顯增加。收費前十位病種中,改革后患者例均總費用相比改革前基本為下降趨勢,僅基底動脈行經皮基底動脈血管成形術、惡性腫瘤放療兩個病種例均總費用略有上升,且上升幅度小于5%。醫技費用、藥品費用、耗材費用均有下降。此外,醫保數據顯示,醫改后多數病種自付金額降幅明顯,患者總體診療費用負擔并未增加。
不過,北京市衛健委主任雷海潮也稱,新醫改實施時間只有一個月,醫療機構和患者行為尚在調整變化中,上述統計指標的變化還是初步的,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新政后耗材費用有所降低
雷海潮介紹,新政后,北京醫藥費用變化平穩,一個月以來,未剔除物價指數變化影響,醫療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5.2%。其中,三級醫院增長5.4%,比改革前的1至5月平均8.8%的增幅亦有明顯回落。二級醫院增長3.1%,一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增長5.5%。從結構看,中醫病理康復精神手術醫事服務費等技術勞務收入占比增長了1.9個百分點,檢驗收入占比下降了0.2個百分點。
這次改革取消了耗材加成,破除了醫院靠耗材逐利的機制。其中,門急診次均和出院例均衛生材料費用分別降低6.2%和3.4%。二、三級醫院的門急診和出院衛生材料費用占比降為20%。
另一方面,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和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得到落實。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已完成心內血管支架等六類耗材采購,價格平均下降超過15%,一年可節約醫用耗材費用約5億元。北京市已執行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政策,25種國家集中采購藥品價格降低了52%,目前已完成今年采購量的62%,全年可節省藥品費用15億元以上。
改革實施以來,基本醫療保險總體運行平穩,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申報基金合計超過63億元,報銷比例分別約為71%和53%。對社會救助對象加大醫療救助工作有效實施,四類困難人員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%、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,醫療救助的門診、住院、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頂線,分別由6000元、6萬元和12萬元提高到8000元、8萬元和16萬元,低收入和困難群體得到有效幫助。
【北京醫改1個月】
●3700所參改醫療機構醫療運行平穩,已完成門急診量1800多萬人次,出院量40余萬人次。
●25種國家集中采購藥品價格降低了52%
●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已完成心內血管支架等六類耗材采購,價格平均下降超過15%,一年可節約醫用耗材費用約5億元
看點1
大醫院下午放號增多
本次改革過程中,同步推動了改善醫療服務工作,以提升患者服務感受度。
為了緩解就診高峰,北京優化門診預約管理,三級醫院合理調整了每日上下午出診單元比例,增加了下午出診醫生數量,緩解就診壓力主要集中在上午造成的院內外服務秩序問題。
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顯示,今年1至6月上下午放號比例為1.3:1,較去年同期1.4:1相比,下午出診醫生比例得以增加。京醫通預約掛號平臺顯示,3至6月市屬醫院上下午出診單元比例為1.2:1,較去年同期1.3:1相比,下午出診單元比例增多。
北京友誼醫院西城與通州兩個院區均對專家號源進行調整,將上午的號源部分挪至下午,讓下午的專家號比2018年增加了近10%。
不過,也有患者對這種調整表示焦慮。由于就診常需做檢查,很多需要空腹,患者傾向于上午到院,擔心下午前往要餓上一天,檢查還可能做不上、延長到次日。針對此,醫院給出了解決方案。友誼醫院門診部負責人表示,目前,該院推行了“非空腹項目即時采血”,針對部分不受一般飲食影響的檢驗項目,患者不需要刻意空腹來采血,可在醫院常規工作時間內的任何時間進行采血操作。目前,北京友誼醫院開展的非空腹抽血項目共有155項,每日的標本量約有300至350管,相應的報告時間至少提前了半個工作日。
此外,一些之前需要預約的檢查項目,如超聲、核磁、CT,也實現了零預約,即到即做,只有個別需要空腹進行的檢查除外。
看點2
基層醫院分流患者超2000萬人次
全球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,這一疾病已經成為僅次于腦血管病、心臟病的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。此次北京新醫改,將慢阻肺納入長處方,17類藥物患者可實現一月一取。政策實施后,北京長處方用藥將覆蓋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腦卒中、慢阻肺五種疾病,累計有122種藥品納入長處方服務。
最新的數據是,針對慢阻肺病人,北京各社區醫院已提供一個月長處方服務888人次。
這次納入慢阻肺長處方藥品目錄的有:氨茶堿、茶堿、多索茶堿、二羥丙茶堿、復方茶堿、福莫特羅、沙美特羅、馬來酸茚達特羅、噻托溴銨、布地奈德福莫特羅、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、倍氯米松福莫特羅、乙酰半胱氨酸、福多司坦、羧甲司坦、桉檸蒎、氨溴索。
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其他四類慢性病2個月長處方也在繼續,目前已經提供服務2323人次,共開出長處方4257張,缺藥登記和配送服務1124人次。
此外,提供便民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持續增加,北京已建立國家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基層服務點46個;33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,108個能提供線上檢驗檢查結果查詢,234個能提供二、三級醫療機構信息化預約掛號服務,305個能提供清創縫合、換藥、拆線、外傷止血包扎等外科技術服務,267個能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服務。
加強基層服務能力,是北京推動分級診療的舉措之一。根據測算,新政后醫療機構門急診量增長4.6%,其中,三級醫院增長4.4%,二級醫院增長1.1%,一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增長9.3%,實現了連續27個月診療量增幅明顯快于二、三級醫院,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流患者累計超過2000萬人次。住院服務則向三級醫院集中,三級醫院出院人次增長5.5%,二級醫院增長1.4%。一、二、三級醫療機構診療量的變化符合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方向和要求。
新京報記者戴軒